在我國,垃圾處理主要采用焚燒、填埋、堆肥等方式。其中,填埋是較為常用的手段,不過焚燒處理方式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。
垃圾滲濾液主要源自垃圾焚燒廠與填埋場,二者存在顯著差異。填埋場的滲濾液會因自然降水的滲入而增多,而焚燒廠內的垃圾堆放于類似庫房的場所,無外界水分引入,因此其產生的滲濾液濃度通常高于填埋場。
近年來,隨著政府對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,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。例如,碳氮比失調、脫氮困難、填埋場老齡化,以及膜后濃縮液回灌等問題日益突出。這些問題導致填埋場內滲濾液中的鹽類大量集中,不僅增加了處理成本,還使得滲濾液的最終去向難以確定。所以,如何合理地處理和處置垃圾滲濾液,一直是環保領域面臨的一大難題。
隨著對垃圾滲濾液研究的逐步深入,DTRO(蝶管式反滲透技術)的應用,極大地降低了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度。
DTRO 技術主要用于填埋場垃圾滲濾液的處理。DTRO 設備由膜片、導流盤、密封圈、中心拉桿、膜殼等部件組成。在整體性能方面,DTRO 膜材料與常規的卷式 RO 膜材料大致相同,但在組器設計上,它采用了全開放式的流道設計,從而構建出一種新型設備,具備獨特的運行優勢。
DTRO 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能夠有效截留氨氮以及難以降解的有機物質。該設備占地面積較小,卻能保證優良的出水水質。其全自動化的操作模式,實現了高效的運行管理。此外,它還可作為應急設備,被運至項目現場對滲濾液進行應急處理,能夠根據不同情況滿足相應的處理量需求。同時,該設備能夠適應原水水質的變化,且處理后的出水可回收再利用。
DTRO 設備憑借自身優勢,為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,在環保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,有望助力改善垃圾滲濾液處理現狀,推動環保事業發展。